作者—宝丽通信
当 800G 光模块还在全球数据中心疯狂铺货时,1.6T 模块已悄然批量交付。这就像高速公路刚通到 8 车道,16 车道就已建成通车。2025 年全球 800G 光模块需求突破 1800 万只,而谷歌一家对 1.6T 模块的采购就将达 150 万个,其中 80% 订单被中际旭创拿下。国产光模块为何能如此快速迭代?
秘密藏在硅光技术的突破里。华为将硅光芯片与 AI 算力芯片绑定,推出 “光 – 算一体化” 方案,让 1.6T 模块功耗降低 40%,还绕开了海外技术封锁。中际旭创通过硅光集成技术,把激光器等元件集成到硅芯片上,良率超 90%,成本较海外低 15%-20%。这种 “芯片级创新” 让国产模块在性能和价格上双重领先。
需求端的爆发式增长是最大驱动力。AI 服务器单机柜需 162 个 1.6T 模块,英伟达 2025 年采购量预计达 400 万支。谷歌数据中心的升级需求更直接,其 1.6T 订单中,国产厂商占据绝对主导。这种 “卖方市场” 倒逼技术加速迭代,中际旭创上半年研发投入 5.86 亿元,重点攻坚 1.6T 性能优化。
成本控制是国产模块的另一张王牌。大华股份通过自研硅光芯片和泰国工厂布局,把 1.6T 模块成本压到 960-1020 美元,比行业平均低 15%-20%。相比之下,海外 CPO 方案成本高达 2800 美元,性价比差距明显。
更关键的是国产供应链的韧性。华为 1.6T 模块采用 100% 国产 8 英寸 SOI 工艺,彻底规避制裁风险。从 “东数西算” 工程到 AI 算力集群,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,国产光模块已从技术跟跑者变成标准制定者。当 3.2T 研发已在路上,我们或许很快会问:1.6T 还没捂热,3.2T 又要来了?
需求推着技术跑:全球 800G 年需破 1800 万只,AI 服务器单机柜要 162 个 1.6T 模块。政策加力 “东数西算”,国产占全球前十中的七席,800G 市占率超 50%。从跟跑到领跑,下一站 3.2T 已在路上!